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Deborah Chang

暫時當家庭主婦的一些 murmur

最近告別了任職近兩年半的公司,離職後第一天,江準備了一個驚喜小旅行,帶我快速度假。那幾天只要沒在玩、沒在吃的時候就想睡(晚上八點就躺下那種),夜裡夢見的卻仍是早已交接完的工作。


回顧投入職場的歷程,我從寫好履歷到開始上班,過程不到一個月。第一個面試後順利得到了 Offer,我就不假思索地跳進去了,可謂一見鍾情的閃電初戀。


第一個半年,我總是超用力(加班)想跟上同事、證明自己。第二個半年,咬著牙提出和前輩不一樣的想法、單獨扛起專案,邊哭邊思考更聰明的工作方式。第三個半年,著實感受到主管和夥伴信任的重量,成為了照顧者。第四個半年,在工作上全速前進,嚴格對自己和愛人落實「準時下班」的承諾,把欠爸媽的學貸還清,甚至意外完婚了。第五個半年,每天在高鐵和捷運上看著相同的風景和相似的面孔,我問自己——除了採訪和寫作,我能不能嘗試其他跑道?

度過幾次內心的風暴,來到了此時此刻。所謂「裸辭」就像突然抽走了譜架上的樂譜,從現在開始無限期自行創作、即興演出。然而,少了樂譜,我的節拍器仍在持續運作,看著江每天準時起床、出門,他成了我的生活中最主要的節奏來源,維持著我對外在世界進度的概念,也維持著我的忐忑。

以前的我很嚮往能成為「在平日白天的公園裡路跑的人」,我想像他們可能是富二代、財務自由的 Elite、自由工作者、退休族……,終歸一句就是能自己主導生活而無後顧之憂的人(嗯,當時忽略了有很多人是晚上或假日上班的 = =)。直到前幾天下午到家附近的公園運動,我才驚覺自己 kinda 夢想成真。


現在的我確實能主導自己的生活,卻有很多的後顧之憂。


 

我對自己說,我只是向工作「請事假」,事由是探索研究所和養好身體。但反過來想,為什麼工作就是人生的主體,而不是我們向自己的人生請了假,去上班?

或許會有這樣的想法,證明了我擁有一定的資本和社會安全網,同時,也不夠資格信奉這樣的思想。


資本主義的本質或許是良性競爭和比較利益,但在 AI 發展、氣候變遷、房價高漲之下,倘若以既有的遊戲規則和可取得的資源,早已不足以讓近 80 億的人口都過著有安全感的生活,那麼剩下的是否只有出於恐懼的搶食與屯食?將我們常聽到的「提升競爭力」翻譯成白話文,是否等於「踩著別人讓自己呼吸到空氣」?


若是後台不夠硬,未來想活下來的人,任誰都該把工作當成人生的主體。成為一百分的員工/創業者,而不是一百分的女兒、姐姐、伴侶(沒有媽媽,寫到這裡真的沒辦法想像生育下一代)。適者生存、不適者淘汰,在一個搶食而貧脊的世界裡,適者的模樣是大同小異的。


 

有一次我在看《主廚的餐桌》,一位不曾離開廚房和菜園、終身未婚的米其林星級主廚在片尾說到:「我唯一的野心就是每天更愛我所做的一切,我熱愛我的工作勝過一切,在這裡我找到愛、快樂和幸福。」

我直掉眼淚,不是因為感動,是因為我完全不能理解他說的是什麼。


我知道自己擅長什麼,也明白若選擇繼續在同一條跑道可以呼吸得還不錯,但我最後還是寄出了辭呈。離職的本意是為了趁著年輕探索其他可能性,我想相信工作只是僥倖人生中的一種體驗,不該輕易傾注青春。

初衷原是浪漫而誠懇的。但離職後每天在家洗衣服、煮飯、倒垃圾、澆花,我體會到,世界上有太多種勞動、太多種努力,都無法動搖資本主義的天秤。近日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幫江做便當,做到連他同事也想訂購,但那又如何?只要這個嗜好無助於我發展成一項具有「競爭力」的工作,我就沒有勇氣沈浸於此,只想急著盤算著該如何踏出屬於「適者」的下一步。


 

「妳可以好好休息的,妳知道嗎?」有一天,江在吃晚餐時不經意地說出了這句話。


我不是什麼工作狂,也不是沒有存款,也不是沒有一個很體貼、很支持我的伴侶。我只是一個習於以工作狀態來衡量自我的人類,目前正在一點、一點地回憶其他面向的自己。




849 views1 comment

Recent Posts

See All
Post: Blog2 Post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