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My Very First Week Of Work

  • Writer: Deborah Chang
    Deborah Chang
  • Dec 5, 2018
  • 3 min read

七點二十的鬧鈴頂多只能將我帶離清晨的夢境,不到七點半,身體就是離不開 Cynthia 家的雙人床。起身梳洗、著裝、喝茶,在包包裡放入一本陳玉慧的散文集,從容地散步出門。每天早上八點二十,我在南京復興見證西裝筆挺的上班族從車廂湧出,背著筆電和便當袋要前往萬隆的我,彷彿和全世界走上了相反的方向。


11月27日,陰天,紹敏上班的第一天。帶著忐忑的心跳,輕敲辦公室的門,我想起幾週前來 studio 面試的場景,當時接待我的人們現在已成為同事。老闆在全公司的人(其實大概也只有十餘個啦)面前說:「我們看了 100 多份履歷,原先不打算找沒有工作經驗的人,但紹敏是所有人中表現最好的,還是破例錄取她了。」同事對著我輪流介紹自己,我一邊用脆弱的 working memory 嘗試把名字和臉孔配對起來,一邊察覺那一雙雙凝視我的眼神。他們會叫我 Deborah 還是紹紹?會喜歡我還是輕看我?會把我當作超值驚喜包,又或者對我失望?

有人說第一份工作像初戀,幫助你認清現實的那一個。一週過去了,我的現實如下。


1. 工作好像上學,只是交出去的作業不能犯錯

我的工作主要是文案編輯和粉專經營,看似簡單,但我必須在短時間內學會使用Google Analytics、Google Adwords、Campaign URL Builder、Bitly、Photoshop、Illustrator,還得熟悉辦公室慣用的Asana、Google Drive 和網頁後台。彷彿報名了某個編輯與行銷的特訓營,瘋狂截圖、寫筆記、把網頁加入最愛列,是我每天的日常。


在如此緊湊的節奏下學習,對遊蕩已久的我而言是個不小的負擔。想不起檔案存在哪裡、植入錯誤的URL、永遠忘記英文和中文字間的Spacing(like this)⋯⋯瑣碎的錯誤,讓我看起來像個不可信任的夥伴。


第一週結束前,老闆把我叫進辦公室,叮嚀我「先求做對,才能談做好」。工作和交課堂報告不同,70 分和 80 分的報告確實有差,但論到工作,不該錯的地方就只能拿滿分,才有人願意評價你的表現(你想想看,一篇標題有錯字的報導根本不值得評論);另外,交報告可以一交再交、慢慢進步,但工作上的合作機會常常僅此一次,沒有犯錯的空間。

2. 我真的會寫字嗎?

過去的我未曾坐在電腦前對文字之海感到恐懼。


寫好的文案一次次被打回來,對於向來對文字能力頗有自信的我來說,是挺新鮮的體驗。這句邏輯不通、過度口語,那句少了主詞、有誤導嫌疑⋯⋯同事的建言之所以刺痛,不是因為那是無稽之談,而是因為大多數都是真真切切的問題。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雙手突然懸在鍵盤上方,動彈不得。我慌了。


我發現自己卡關的原因在於目標客群的出現,以及先入為主的偏見。過去我寫、我分享全都是為了記錄生活和向關心我的人討一點理解,但是現在的我必須注意目標客群的需求和口味;過去只寫自己關心的事情,因此當我覺得這個概念不夠酷、這個標語太 cliché、這個經驗太平凡,就喪失了寫作的喜悅(更難談具有說服力的行銷)。But who are you to judge? 對妳而言無聊的事,對世界來說不一定不重要。


某天下了班,我發現自己失去享受閱讀的能力。我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很有價值,只怕哪天不愛文字了,或是我的文字不再有溫度了,或是寫作時永遠逃不掉分析、批判自己。這會是想從事文字工作的我最想避免的職業傷害。


哎,可能我也有某種固執的藝術家性格,在工作時得先放一邊。


「不要寵壞我,」我還是這樣跟編輯組的夥伴說,「別對我客氣,我需要快速成長才能追上大家。」


3. You're naked: 標籤無用

誰管你是不是名校名系畢業、人緣好不好、去過多少地方旅行、辦營隊,進入新職場的你就是一張白紙。曾貼在自己身上的各種標籤沒有用,只有工作表現才是真的。


老闆建議我回想曾是大一新鮮人的自己。現在的我會希望當初的自己如何規劃大學四年的學習目標,如今也該思考如何準備自己,跑未來 30 年的職涯道路。


需要調整,或說需要摸索到底該不該調整的還有很多。

我很感恩,能遇到願意花時間關心我、點出問題、教我的上司,以及對我具有極大耐心的夥伴們。特別想提到一個實習生妹妹,熱情地邀我參加實習生們私底下的活動、約我去看戲、教我用辦公室的大音響放 Spotify 歌單(強迫大家聽柯智棠 checked)。好久沒遇到比自己還要更加溫柔、真誠、體貼、照顧人的新朋友了 XD


對了,根據觀察,目前團隊裡的人多半叫我紹紹。



コメント


Post: Blog2 Post

©2018 by Life Is Such A...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