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四小時為單位的生活
- Deborah Chang
- Aug 3
- 4 min read
Updated: 3 days ago
過去工作再怎麼忙碌,至少24小時才循環一次,自從杯杯回家後,所有循環都濃縮成4小時。
4小時餵一次奶,4小時擠一次奶,4小時開一次消毒鍋,中間穿插著數不清楚的換尿布、拍嗝、溢奶、還有沒人聽得懂杯杯語的爆哭時刻。好不容易完成一項任務,低頭看看時間,另一個循環又要開始了。
如果一切算得準,或許我還能從專案管理的角度來擬定策略,但嬰兒不是勞工,無意配合你的時間表;而我們也不是勞工,沒有下班時間。
從月子中心離開,先經歷了48小時的母嬰同室才銜接上月嫂,在這12個循環,就足以讓我們對杯杯說了100次「對不起」。
換尿布時指甲刮到杯杯慘叫一聲,對不起!沒發現嬰兒床傾斜、頭下腳上讓她吐不停,對不起!!在沙發上抱嬰抱到睡著,醒來居然已經脫手讓她滾到一旁,對不起!!!(這是爸爸,已挨罵)不論之前看過多少教養書、多少YouTube教學,進入實戰的我們就像子彈通通射歪的新兵。
月嫂阿姨一來,杯杯原本一小時喝不完只能丟掉的奶,20分鐘就喝光光;原本怎麼哄都哭,阿姨一抱就嘴巴閉閉。全天照顧杯杯之餘,阿姨還有空燒得一手好菜、幫我燉中藥茶,連我們的育兒空間都整理得井然有序。
原來有問題的不是我的孩子,而是我啊!
當然,好日子總是有盡頭,月嫂阿姨終究把杯杯還回給了兩個不專業的菜鳥爸媽。很多人都說,產後會很想把小孩塞回子宮,還比較不累。從生理到心理層面,我的體感確實是如此。

比小孩更禁錮媽媽的,是母奶
首先,沒人告訴過我,餵母奶是如此重大的選擇。
懷孕時就常被前輩探問有沒有打算餵母奶,最初我總是沒經大腦地回應:「餵啊,幹嘛不餵?」直到生產完,醫事人員一再反覆確認這件事,我才意識到,母奶的地位多麼神聖。
剛從產房出來,護理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教我手擠乳,接下來每3~4小時,病房電話就會響起——不論當下在吃飯或熟睡,請起身擠奶。有次我因為傷口痛、下床送奶動作太慢,還被護理師碎念了一頓(雖然我能理解杯杯已經在大鬧嬰兒室的壓力,但還是委屈到想哭)。
大家都叫妳好好休息,卻也要妳每4小時爬起來擠一次奶,但又跟妳說睡不飽會掉奶量……,欸,不是,你要不要聽聽,這兩件事有多矛盾?
產後至今,半夜起床擠奶已不是太難的事了,卻依然是我生活中最大的限制。小孩可以暫時托給阿公阿嬤顧,但擠奶無法喊暫停,我所有行程都得配合擠奶時程,不能走太遠、去太久,一旦想發懶就有塞奶危機。
甚至,有時我會感覺自己的乳房已成為無情的產奶機器,再也不是我的。
然而,「退奶」是個難以啟齒的話題,他人很容易給足壓力——「母奶才是自然的」、「母奶對孩子最好」、「喝什麼配方奶」……(以上皆為真實對話)。那些選擇一生產完就打退奶針的媽媽,在許多人眼裡,就是不夠願意為孩子付出。
我認同母奶的珍貴,但這確確實實是對一個女性的身體很大的要求。尤其是要重返職場的媽媽,若時間、身體、甚至是同儕的壓力已經大到影響情緒,對孩子難道不是另一種傷害?
現在每當有人問我打算餵母奶多久,我一概說「不知道」。到頭來奶是我的、班是我在上、杯杯是我要養,我會盡力,但我也有權利自己作主。
回去上班,或許我會更健康吧
在重新修復、認識自己身體的同時,我的大腦也開始成為自己的敵人。
我從不否認自己的完美主義,執著於細節、為最壞打算做準備、時時控制風險,無論我喜歡與否,這向來是我在工作上穩定輸出的主因。
但面對一個新生兒,這種控制狂的慣性,簡直是把我往死裡逼。

有一晚輪值顧杯杯,她的呼吸似乎比平常大聲,我立刻擔心她是不是在喘,起身給她圍了一條包巾;果然,她睡得比較沉了,我卻又因為她的呼吸變得平穩無聲,這下非得要時不時伸手摸摸她、確認她還在呼吸。
當我遲遲睡不著、伸手碰她第三次,我終於告訴自己:「張紹敏妳絕對是瘋了,明明杯杯睡得好好的,妳卻要沒事找事煩。」
有時她白天睡得多,我就擔心她因為病了才精神不濟;有時她沒把奶喝完,就焦慮她會掉體重。我猜產後賀爾蒙有在攪局,但我那不合時宜的慣性焦慮,才是主因。
我找到一本光是標題就很治癒的心理學書籍《八成是你想太多》,當中有個觀念對我很受用:大腦演化的邏輯是為了能夠「生存」下去,而非為了「快樂」。
今天如果大腦處於閒置,自然而然會開始漫遊、一而再再而三地處理每個有利於提高生存機會的資訊和記憶。也就是說,很多時候會找些雞皮蒜毛的事情來運算,成為你的煩惱。
仔細回想,我從非常高速運轉的職場角色中抽離,一夕之間,生活全繞著杯杯轉,我猜,我的大腦也只是把過去在職場上的全套轉速,改放在育兒上吧。
這麼想來,或許回到辦公室,重新踩好另一個生活重心,雖然累人,但對我和我那愛找麻煩的大腦來說,都是一種解脫吧。
決定再也不說「不要哭」
當然,每當看見杯杯熟睡的小臉蛋,或瞪著好奇的大眼睛探頭探腦,甚至是奶醉時露出笑容的那短短幾秒,以上所有痛苦似乎都輕盈地像一縷煙。
但更多的時候,育兒就是我的修行。
有天杯杯再度進行第N次大鬧,我在崩潰邊緣對她脫口而出:「不要什麼都用哭的好嗎?」但我聽見自己說的這句話後,馬上意會到:她還真的只能什麼都用哭的呢!
從此之後,我再也沒跟她說過「不要哭」這三個字了。
好的寶貝,妳就儘管哭吧,不滿意、不舒服、不爽,請大力哭出來,媽媽就來猜猜看是什麼意思,一定回應妳。
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