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Day 76-93: 無數個無解的最近好嗎

  • Writer: Deborah Chang
    Deborah Chang
  • Dec 9, 2017
  • 12 min read

始終不解。和歐美的朋友見面時,迎面而來的第一句話總是"How are you?" 但接下來的對話,十次中有八次對話都長這樣:


"How are you?"

"Good. You?"

"Good."


明明誰都不good,為什麼仍能不假思索地說自己過得不錯?明明不真的在意,或根本沒閒情理解彼此過得如何,又為什麼要問?


忘了問過自己幾次這個問題,有次終於忍不住直接問了一個德國女生,這個荒謬的文化意義何在。她吃了一驚,瞪著我的眼神像在譴責我缺乏文化素養。


她說,That's how things work here,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基本禮貌。


來歐洲超過三個月了,也漸漸習慣這種社交模式,學會判斷對哪些人說good就好,對哪些人可以稍微吐點心底話。可是還是不喜歡把 How are you 當成打招呼的方式。


當然沒有多少人是一見面就能掏心掏肺的情感暴露狂,但如果我沒做好認真聽的準備,那麼我也不打算問。


話說回來。這些日子,即便是來自很親的朋友投以關愛眼神的一句「你還好嗎」,也難免得先向內搜索大腦系統,多花一分鐘判斷該用什麼版本的自己回應。


坦白說,我還是不知道怎麼回答,所以又寫字了。



1102


漫長的期中考結束後的第一天,七點半自然醒,今天不賴床。(讀書倒沒這麼認份,是有多麼不想浪費重獲新生的日子?)從容地走向廚房,想做個費工的早餐開啟享受自由的一天,卻發現房間跳電。


室友還在睡,不知如何是好的我在宿舍的聊天群組裡發問,確認只有我們碰到這個狀況。人很好的輔導員和DUWO維修人員火速前來支援完全看不懂電箱的文組女子,在和很久沒聽到聲音的冠講完電話前就復電了。


搭上往海牙的火車,準備去找Melody和Yuwa吃韓式料理,被做錯餐點還裝死的店員氣一波。


今天來海牙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要去H&M帶一雙觀望很久的雪靴回家。因為表面有一點點的小瑕疵,結帳時隨口問了店員還有沒有新的。


店員的表情有點內疚,我連忙說 it's acceptable,沒有的話也真的沒關係,但她堅持問了店長和經理,現場直接九折給我。


歐洲果然是個處處可以練習為自己爭取權益的地方,you never know.


順路經過ZARA就走了進去,很喜歡跟朋友玩吐槽ZARA前衛(沒事找事)的設計,卻意外看到一雙帥氣的皮靴。剛好是size 39,不妨試來玩玩,沒想到一試就喜歡上鏡子前的自己了。


禁不起朋友的誇獎和路人多0.7秒的注目禮,剛考完期中考的女子默默捧起靴子走向櫃台,腦波弱到缺乏罪惡感地結帳。


November, it's boots season anyway!


天黑了。街上到處都掛起了燈,日趨華麗的櫥窗也不斷提醒人們聖誕節就在不遠前方。


星期四的海牙市中心,商店會開到晚上九點,我也第一次走進了海牙校區的大樓內(for toilet XD)。和M晃著晃著,驚覺這也是我們認識那麼久以來,首次一起走在海牙的街上。


終於吃到HEMA的人氣平民美食 Broodje halve rookworst (煙燻香腸夾麵包),算是很對得起它的價格。





和M一路回萊頓,大聊我們喜歡的各種食物、花錢的方式、莫名nerdy又偏執的小地方。她認真的看著我說:「如果妳是男生,我一定倒追那種!!」


其實在寫部落格的過程中,一直覺得自己沒能花足夠的篇幅敘述我有多慶幸遇到這個女孩。但這位小姐值得完完整整的一篇文章,沒辦法當成文字中的配菜,夾在日子之間。



1103


再度跳上火車,今天陪沐恩去阿姆斯特丹剪頭髮。有生以來都用同一個髮型行走江湖的郭小姐,終於要在今天換髮型,勇敢剪短。而我有這個榮幸見證這一刻。






走出日本髮型師的工作室,我開玩笑地對沐恩說:「等一下如果怪怪的人騷擾我,我終於可以抓著妳的手說 I'm with her!!」


難得看到阿姆斯特丹的藍天。兩個踩著高跟短靴、看起來像一對情侶的女孩決定沿著運河尋找pancake bakery。補充完熱量,又走了更多的路晃去 vintage store 和 market,享受沒有目的閒晃。(雖然下半場苦於不信邪在生理期第一天喝冰啤酒的後果)








回車站的路上目睹大得令人頻頻駐足的滿月,忍不住害怕,居然又過了一個月了。回到家算了一下自己這兩天的開銷,加上等沐恩剪髮時翻了一下八月的照片。


望向鏡子,嚴肅、沈重地正式宣佈自己已經又窮又胖。



1104


把握難得的晴天出門逛農夫市集,完全無法拒絕兩條1歐的法棍。(我認為爸媽完全不需要擔心我來荷蘭後對大麻上癮,反而應該要勸戒一下我嗑法國麵包的瘋狂程度。)


回家和顏視訊,當作對彼此的定期心理健康檢查。


1105


終於再度publish新的blog post,重新有活著的感覺。一邊和媽媽大聊電話,一邊目睹天空下起冰雹,又瞬間放晴的鬼天氣。


下午準備出門去萊頓國際電影節看片。這是我來到荷蘭的第一場電影,簡直難以置信(難怪生活品質如此低落)。明知道千萬不能和荷蘭的天氣玩賭局,出門卻還是忘了帶傘和雨衣。被冰雹打過一陣,差一點華麗地跌在屋簷下躲冰雹的路人面前。


突如其來的暴雨,誰都沒有準時赴約,帶著全濕的頭髮和羊毛大衣,我成為出現在Trianon Cinema前的第一名。






我們看的電影是Love Vincent


這是一部由100多位畫家以及真實演員,模仿梵谷畫風所製作出的動畫懸疑片。


老實說,我原本期待的只是一場令人暈眩的視覺饗宴,但電影的劇情安排以及不同角色之間對話,非常引人入勝,我尤其喜歡編劇帶入梵谷的親生弟弟處境的巧思。隨劇情發展,我開始思考著每一個瘋狂的自我實現,其實背後都有個默默付上代價的人吧。


就如同我任性地逃亡計畫,其實也是啃食著我偉大的父母的退休存款才能成行的。


電影結束時放的那首Vincent,不管聽過幾個版本依然好容易催出淚來。


我努力克制著想鼓掌叫好的衝動,但前排開始傳出猶豫、零星的拍手聲,不出三秒,就蔓延成一整個影廳的鼓掌。起初我以為是文化的不同,在台灣我從未看見人們在普通的劇院中電影結束播放時起立鼓掌。


但Lilian也露出訝異的眼神,"People don't usually do that."



1106


Block Two 正式開始。


今天翹掉語言交換,自己去市中心逛街準備過冬。回家路上去Jumbo買了1000克的花生醬,打算實驗自制麻醬麵,再借室友和M的舌頭調整口味。



1107


早上起床,氣溫只有3度,卻出了個不科學的大太陽。不知羞恥地繼續嗑著零食和喬郁視訊。傍晚把最厚的大衣和羊毛圍巾拿出來,騎車去Dirk買小黃瓜。


今天輪到台灣人負責為團契的大家煮晚餐。


我們一邊serve food,一邊和大家說Taiwan is an independent country。韓國朋友開玩笑說食物夠好吃,所以支持我們XD




今天查經偏題了,彎去討論關於如何做決定。


從去年看荼蘼和La La Land開始,我就清楚這是21歲的我整年忙著面對的事情。說實在話,我需要的似乎不是環境一直餵給我lecture、Bible quotes、更多海苔熊或女人迷的文章。


因為都沒有用,沒有人告訴我比擲硬幣更具體又更有說服力的好方法。


Paulina講起她從智利流浪到德國的那段故事。


"undeserved" 沒錯,就是這個詞,用來描述此刻的內心狀態,再精準不過。


睡前走到廚房拉上窗簾,大霧暈開了橘黃色的路燈。朋友們開始單刀直入地直接盤問我分手的始末了。


期中考原來是一支保護傘,而我現在赤裸裸地站在風雨中。



1108


今天上課時有個女孩湊過來,問我懂不懂中文。


她說明了一下自己是Chinese Study的學生,正在將一篇散文翻譯成荷蘭文,但當中有一些隱喻不太清楚。我往電腦一瞧,發現她讀的是繁體中文。看著她認真分析文本的每一個意象,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擁有比較好的理解能力。至少熱情少了許多。


今天再度什麼事都不想做,卻把自己搞得好晚睡。



1109


突然卯起來念西班牙文。除了煮飯和做家事之外,讀西班牙文也是絕佳的分心活動。決定用最原始的方式,在各種傢俱上和衣櫃裡貼滿幼稚園等級的西文單字。


今晚和Neha約去探索Leiden市區的Bar。


Neha是在團契認識的女孩,她的父母都是印度人,但從小就在台灣長大的她,一見面自然就和自己產生某種特殊的連結。


總算找到一百年沒相見的摯愛Gin and Tonic,但價位之高讓我回家馬上估狗recipe。必須用英文溝通的我們,這天晚上把心敞開的程度卻在意料之外。


在八點面對面坐下,一路聊到室友擔心的text跳出,才赫然發現已經午夜了。



前陣子常寫到,隨著年紀增長,有相同價值觀的人越來越容易辨識出彼此。


今天的我體會到,都在爛泥之中翻滾的人,也很容易從對方的眼神之中decode出求救的訊息。



1110


今天的行程非比尋常。


來了荷蘭這麼久,終於要和(推坑我來歐洲+說服我爸媽荷蘭沒有很可怕的)想念的安廷哥和心詠姐見面。


在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旁的大鋼琴聽著西班牙的歌曲,赫然想起忘記把媽媽塞在我行李箱的伴手禮帶來,可想而知又得被念一陣了。車站外的雨勢不小,安廷哥問我有沒有帽子,入境隨俗許久的我驕傲地指了指自己的雨衣,從容走入雨中。


下雨,放晴,又下雨,終於到了餐廳,準備一嚐想念的港茶。




安廷問我來荷蘭以來最不適應的是事情什麼,想了一會兒,我回答說,大概還是多變的天氣和吝嗇的太陽。畢竟從有記憶以來我就是個心情很容易受到天氣波動的人。


若硬要說有什麼文化衝擊,大概是荷蘭人的溝通方式。分享了幾個具體的故事,荷蘭人的直率,聽在我們耳裡很可能是白目,但東方人的禮貌,卻有可能被當作在調情。


離開餐廳,阿姆斯特丹的藍天難得復現。方向感一流的心詠姐變身知識王,開始向我解釋許多荷蘭大小事。


最有印象的是關於這裡的建築。荷蘭的傳統房子之所以多半長得很緊密,原因是曾經房屋稅是依照門面的長度計算的,因此人們把房子的正面設計得很窄。但同時這也造成屋內的樓梯十分狹窄,無法搬運家具上樓,所以頂樓的窗戶上看見的大鉤子,正是用來把家具吊上樓的設計。


不誇張,有些房子真的因此而明顯向路的這一側傾斜。


另外,心詠姐提到荷蘭人會把房子較高樓層的窗戶做得比較小一些,用來製造房子離地面很遠(很高)的錯覺。


今天才知道Amsterdam這個名字的由來是這裡有一條阿姆斯特河(Amstel),而dam則是水壩,因此地名的意思就是「阿姆斯特河的水壩」。荷蘭人想事情果然直接了當,一點也不複雜。












走在兩位的身旁,居然突然有種爸媽又陪在身邊的感覺。


為了等六折的火車離峰優惠,多晃了幾圈。回到萊頓,再度刮起必須和自己精神喊話才能把車騎得下去的大風,不得不打消出門再去海牙找沐恩玩的念頭。


順利抵達溫暖的家,馬上打開安廷和心詠送給我的奶油椰子口味乖乖,分享給M和室友。



1111


沒特別留意歐洲人是否有在過光棍節。今天靈機一動,用泰式甜辣醬煮了義大利麵,好吃到哭。



1112


(書寫自此才發現這一天沒有任何紀錄,太駭人了!!)



1113


一大早就悠閒的把文本通通讀完,從容地去上課。


今天和Nina的語言交換多了兩個電燈泡,進行荒謬的四人語言交換。我們決定一起玩一個回答私人問題的小遊戲,為求公平起見,我們各自選擇了一個自己程度只有初階,在場又剛好有人能夠揪錯的語言。


我選了廣東話。


四個人玩到都餓了,好久沒有笑到肚子痛了。



1114


早上起床毅然決然決定來和去英國旅行的機票做個乾乾脆脆的了斷。


一個倫敦有六個機場,地點和價格的差異都很大,研究(拖延)至此已經到了一個時間成本過高的狀態。


逼自己把歐盟的課補聽完,在shitty rainy day踩著八十歐出門。再度跳上往海牙的火車,找換了新房間(與新髮型)的沐恩蹭吃蹭住一晚。煮了淡菜和佛蒙特咖哩口味的義大利麵,心滿意足。



回到房間,一人一張桌子靜靜地做著各自的事情,耍各自的廢。


一直很喜歡和沐恩相處的時空感,可惜萊頓和海牙不夠近,否則住在一塊多舒服。



1115


從海牙回家,直衝市集和萊頓唯一的一條商業街,帶著一身行李和小東西們回家。發現自己和西班牙人越來越像,一天必須進食5餐。



1116


今天的語言交換行程,我不知道哪裡吃錯藥,不怕虐死自己地決定教Nina魏如萱的〈好嗎好嗎〉。我對魏如萱的愛也走向國際了,很開心西班牙人也喜歡她的聲音!


M一直說要帶我去clubbing,身為22歲的老人家,實在不太享受需要熬夜的享樂活動。但總得看看how do they do it here。


M替我化了妝,加上家蕙和Yuwa,一起出發去車站附近的Pub。



總算見識到荷蘭DJ的音樂品味有多麽不合胃口。


明明已經pre drink、明明已經去吧台多點了價格沒道理的啤酒,我還是不懂人們在嗨什麼。如果getting tipsy有一半的功勞來自音樂,這裡的音樂完全只有醒酒作用。


看來酒精對我的作用持續地只有嗜睡,和變胖。



遇到我曾提過的王八蛋,我們順勢發明了一邊微笑一邊跳的中指舞。


一個看起來半醉的男子不斷秀他去過台灣的照片給我看,最後try to be nice再次導致不慎被要到電話。


1117


明明四點才睡,今天九點半又搶在我室友起床前醒過來了。


腦袋已經開始加速運轉,還是把Hello Nico一放,逼自己把眼睛閉上多休息一會兒。


窩在家裡趕了一整天的部落格,趕在店關門以前出發物色Lilian的生日禮物,意外撞上妙不可言的萊頓晚霞。







How can you ever be used to that kind of view?


至少此刻的我,還是不時充滿驚奇地站在運河邊、踩著石板路,感謝上帝和爹娘。


去XENOS買了自己也好想要的LED燈,決定動手DIY一個能擺在Lilian充滿藝術氣息的房間的作品。




從Lilian的生日party回到家後,發現累積了前所未有的大批未讀訊息。剛好碰上這陣子黃玠在校園巡迴,貼心的朋友不斷把錄影錄音送給我。


最近比以往更討厭自己有空回訊息的時候,台灣的大家卻已經睡著了。



1118


好天氣,卻被遲到的疲倦追上了,不得不在圖書館睡一覺。


有鑒於沙發衝浪的種種不便,加上布拉格的新年房價高得令人瞠目結舌,M和我今天決定在布拉格跨年的當晚,徹夜狂歡不睡了。



1119


難得看到iPhone天氣app的太陽圖像,像抽到樂透一般開心。


選對日子,今天探索鹿特丹。充滿期待出了門。


半路上突然想起忘在家裡的錢包,急忙掉頭,充滿歉意地傳了訊息給希然,冒著大風繼續趕往火車站,幸好對方也被風困在路上。


在等待下一班往Rotterdam火車的半小時空擋,好好地更新彼此在萊頓讀書和生活的近況,也趁機向希然偷偷請教去奧匈帝國旅行的tips。


和好久不見的希然是在OWL week時認識的,她是個非常、非常溫柔可愛的北京女孩。不過從小在維也納長大的她,渾身散發出典雅的氣質,德文也說得比中文還要好。


車窗外的風景在四十分鐘內轉換了調性。


在二戰時,鹿特丹因為希特勒的指令而全城炸毀,因此絕大多數的建築都充滿濃濃的現代氣息。之前曾在往比利時的路上瞥見,但這回才真正感受到它特殊的氣質。


開懷地聊著天走出車站,我們撞上刺眼地誇張的大晴天。決定慢慢地走去M說一定要拜訪的Markthal,刺骨的冷風提醒著自己可別被太陽騙了。












華麗又現代的Markthal被觀光客裝滿,可以品嚐浮誇又昂貴的各國料理,但熱騰騰的玉米和花生醬還是我的最愛。在這裡的亞超找到張君雅和模範生點心麵,甚至買到麻花捲和抹茶粉!


充滿成就感的我們一走出亞超就被賣馬來西亞咖啡的大叔攔住,講述他傳奇的一生(確實滿精彩的),差點錯過city tour的集合時間。


前一晚臨時報名這個Free Walking Tour,是我來鹿特丹最最正確的決定。











兩小時的Guide豐富得難以言喻(回家瘋狂和身邊的人說來鹿特丹必須參加這個walking tour!!)雖然很想和大家一一分享,但實在沒力氣換成文字記錄,挑兩件最有印象的幾件事情和大家分享。


1. Amsterdam和Rotterdam之間的瑜亮情結。


我們的tour guide Thomas說,不要在Rotterdam境內提到Amsterdam這個詞,要改稱020(電話區號XD),因為阿姆斯特丹人也稱呼鹿特丹為010。他們之間的關係或許可以類似於北京和上海?


希然問我台灣的城市有沒有這種情節,我想了想,回答她:「我覺得沒有。在台灣比較像是台北against all,all against台北。」


2. 鹿特丹人喜歡替建築物取綽號


我們途中經過了一棟建築叫做oileballen,是我最喜歡的荷蘭食物之一!


3. 鹿特丹曾經是世界第一大港,甚至是用工人的雙手慢慢鑿出來的。


4. 「沒有心的城市」(Stad zonder hart)


1940年,荷蘭部隊頑強地對抗德國的入侵,但希特勒為了快速拿下荷蘭(即使他壓根不在意荷蘭),因此放話若是鹿特丹不願意投降,將以空襲的方式直接炸毀全城。市長在拿到正式的文書後,馬上決議投降。


然而飛行員已經啟航,在互相攔截、干擾訊號的情狀下,來不及收到取消空襲的指令。


淚在眼眶打轉,偏偏天空竟在此時下起傾盆大雨。


"Isn't this sad enough?"


為了紀念這個令人痛心的歷史記憶,一位藝術家設計了一座雕刻作品,稱之為「沒有心的城市」,安放在城市的北邊。












回家之前,買了一串聖誕燈、坐下喝了杯white wine、又好好地說了一些話。今天滿滿的。


以前總嚮往著不帶任何目的去做某件事情,才夠浪漫。逃亡至今,不論是否坐在書著前,總想做些productive的事情,目的導向的務實個性難免復現。


媽對我說過,gap year根本是有錢人玩的遊戲。


一開始的我聽了很不服氣。尋找自己、自我實現難道不是人生最最重要的事情嗎?但反覆咀嚼梵谷的故事,我開始理解,我的流浪並沒有什麼好驕傲,因為它建築在好多人為我付出的代價之上。


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,又或是患得患失的心理遊戲,其實不那麼容易區分清楚。


感謝在這裡,我的任性至少都暫時被原諒了。

Comentários


Post: Blog2 Post

©2018 by Life Is Such A...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